施琅大将军
7.0 |05月20日 |第37集完结 |共37集
简介:
剧情  康熙十九年,清朝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历时七年,已经取得决定 性的胜利,康熙皇帝在养心殿大宴百官,气氛热烈,施琅起身向皇帝起奏,国家尚未统一,庆祝为时尚早,建议平叛军队全线东移,大兵压阵,解决台湾问题。施琅的奏疏遭到反对。  康熙二十年,侍卫冯锡范和唐妃互相勾结,在台湾北园别馆制造骨肉相残的同时,挟持年幼的延平王郑克塽,控制台湾大权,他们持海自固,多次拒绝清廷招抚和谈,阴谋“自立乾坤”。董太妃以年迈之躯,支撑着台湾风雨飘摇的局面,凛然宣布:“自立乾坤,分裂国土,我至死不为!若有再提自立乾坤者,杀无赦!”  从台湾进入京城的朱霖、阿鳗串小巷潜行到施琅家府,匆匆交给施世伦一封信,便消失在夜幕中。当晚两人均被九门提督捕获。次日,京城午门木榜告示:经刑部审议明日斩首台湾奸细朱霖、阿鳗。施琅闻讯十分震惊,决定以一位内大臣身份闯刑场。“台湾奸细案”和“施琅闯入刑场案”果然惊动朝廷,康熙皇帝发出谕旨:在刑部审讯施琅,宣谕贝勒奈溚、康亲王杰书为审理官。九月五日施琅被押进刑部大堂,他大声呼喊:暗通关节者,朝廷确有其人,但不是施琅,而是贝勒奈溚,并从怀中取出书信高声喊道,这封书信就是两年前贝勒奈溚写给台湾冯锡范的,在信里,贝勒奈溚允许台湾自立乾坤,康熙皇帝的突然到来,令刑部大厅堂的人全都惊呆。康熙皇帝怒斥:谁敢分裂江山社稷,应和台湾自立乾坤者,此剑为例。施琅与奈溚从此结下私仇。  内太臣施琅因剿寓抚,以战逼和的对台方略,得到朝廷重臣李光地等人的支持,康熙皇帝十分赏识,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提请侍卫吴奇爵同行并申述其理由,康熙皇帝允诺。施琅抵达福建上任,引起台湾冯锡范自立乾坤的主要追随者洪旭等人的不安和惊恐,密议应对之策,几天后刘国轩出征前往澎湖,准备以战争决胜负。  康熙二十一年三月施琅在制定进取澎台的作战方案时,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产生了全面的分歧。八月康熙皇帝在“御门听政”早朝中,把“进军澎台”的专征权交给了施琅。出征前夕,施琅将全家十几口少不更事的孩子,派送各条战船,以示征战的决心。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战船三百多艘,将领士卒三万多人从铜山港出发,乘南风之势,进军澎湖。澎湖决战,经过五个时辰的激烈战斗,以清军的胜利而结束。澎湖失守,水军覆没,台湾失去屏障, 延平王召集百官商议台湾的去向,百官批驳了“血战到底”和洪旭的“弃岛计划”,同意了刘国轩提出议和则保全,再战必覆灭的观点,年幼的延平王郑克塽在关键时刻果断决定,由刘国轩负责与清廷议和。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精兵登陆鹿耳门,直抵龙亭。八月十五日,台湾归清的隆重典礼在孔庙门前广场举行,施琅宣谕了康熙皇帝对台湾归顺清朝的圣诏。八月二十二日施琅拜谒郑成功祠,焚香顶礼含泪祭告,神情怆然。  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鉴于台湾权力移交已经完成,施琅和他的船队顺利回到厦门。郑克塽被清廷授予爵位,其亲属也被授予三品、四品官职,刘国轩则被授予天津总兵。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皇帝下诏,台湾设一府三县,下令屯兵镇守台湾。施琅继续留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三十五年二月,施琅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了凡
532
3.0
已完结
了凡
3.0
更新时间:04月17日
主演:李解,杨明娜,刘芸
简介:此剧根据明代江南文化名士袁(黄)了凡的著作《了凡四训》改编。  袁(黄)了凡,因幼年丧父,母亲让他尊祖训放弃学业而从医,但他又心有不甘,后遇江湖术士孔某指出他有仕途之运,乃经母亲同意进入学馆并一路进取。自秀才而逐级往上考,但直到中年仿佛都没有跳出当年术士所算,以致陷入了宿命论的桎梏,正当他精神上苦闷而沉沦之时,经世外高人的指点,明白了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从而重振精神,并通过一件件为大众造福的行动,在改正自身缺点和修正自己行为的过程中,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剧中不仅表现了袁(黄)了凡从少年、中年、直至晚年与命运抗争的一生,还塑造了与他相处、相关的一批古代名人和普通人的明朗形象。如温柔贤惠的袁妻阿莲,雷厉风行的灵儿,重义重情的叶道及、低调谦和的冯开之,重师重教的郁海谷,廉洁正直的海瑞,英勇卫国的戚继光,改革重臣张居正、以及一个个勇敢可爱的流浪儿。在剧中这些生动形象,为当今人们提供了正面学习的榜样。尤其在君臣、官民、父子、夫妻、朋友、师生,婆媳等一系列的相互关系和相处方面都是很值得当代人借鉴参考的。另外本剧还塑造了一些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反面人物,有的人物得到了教训改正了错误走上了正路,有的人执迷不悟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我们正是想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立德扬善的故事让观众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
1995
2006
了凡
主演:李解,杨明娜,刘芸
评论区
首页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