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桥

生死桥

第16集

10.0 |04月17日 |已完结 |共32集
简介:
一条天桥,架起一条从凡间到天上的路。从这条路上走出的,还有三个孩子飘荡的俗尘里的传奇故事。清末的北京喧闹、纷乱,人们的喜乐哀愁和那时的阳光一样直爽和不加阻拦。在科班中长大的怀玉(贾乃亮 饰)和好朋友志高(王泊文 饰)就是在这样的阳光下恣意地成长着。孤儿怀玉骨子里爱戏,但就好像他迷惑不清的身世一样,抚养他长大的班主李盛天(关栋天 饰)始终绝决地拒绝他学戏。然而戏曲、科班里的一切对于怀玉而言,似乎有中宿命般的吸引。成角儿,是他幼小心灵中模糊但坚定的信念。志高是个生来贫贱的孩子。做暗娼的母亲将他抚养长大,唯一的梦想就是让他学戏成角儿——据说,他的母亲红莲(孔琳 饰)在做妓女时,与一位名角儿相好,生下了志高,母亲是想让志高延续她对那位名角儿的想念。  在热闹的天桥,他们结识了进京卖艺的姑娘丹丹(王子文 饰),三个身世飘零的孩童惺惺相惜地学着戏里的样子,结拜成兄妹。在雍和宫的后院,3个伙伴来到一个神秘的老太监家,老太监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拥有人所不能及的本事——能看穿命运,预测未来。只因为预见了清朝的灭亡时间,所以他得以及早预备为自己留下后路。3个孩子求签算命,但“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三支被黑猫打落的命签,如同3人头上的咒语和谜团。但毕竟是孩子,那冥冥中的谶语并未阻挡他们肆意的成长与快乐,身强力壮的志高,是怀玉和丹丹的保护神,他们一起大大咧咧地度过了戏班受罚、胡同打架、北海划船的打打闹闹的童年。  清朝灭亡了。北京城中一篇哗然,哭声和笑声几乎同时充满了北京的天空。这样的事情在年少的怀玉看来似乎是桩喜事——叔叔李盛天在这个天变色、风云起的当口,突然同意了怀玉学戏的请求,少年怀玉告别了留英回国的家庭教师路新生,开始了实现京剧梦想的旅程。梦想越走越近,3个孩子也在渐渐长大。过往单纯的嬉戏渐渐多了些羞涩的味道。怀玉和志高都曾偷偷地注视过身旁这个漂亮倔强的姑娘,丹丹也莫名地对这两个哥哥有了不同的依恋。  科班结束了。梨园行中的明争暗斗一时间搅动得科班里分崩离析。李盛天临危受命,组建了戏班,怀玉挑梁登台,不负众望。但成角的道路异常艰辛,除了刻苦练功外,还要时时应对来自同行的刁难和暗算。幸有师傅和志高等伙伴的帮衬,还有在心里已经悄悄扎了根的丹丹,怀玉一直很坚强。3个人的情感还在滋长着。丹丹对两个男生都有情义,但她越来越清楚自己爱的是怀玉;怀玉和志高都爱丹丹,爱法却不一样,志高是明明白白的追求,甚至要求自己的兄弟退让,怀玉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重视兄弟的患难情谊,他还有想要出人投地的野心。在怀玉的犹豫退让间,丹丹心如刀绞,志高毫不知情。然而3人间却由于猜测和忌妒,产生了小小的裂缝。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北京城一片躁动不安。怀玉因帮助同在科班长大的朋友金宝(孙坚 饰)遭到追杀,为求退路,怀玉匆匆逃亡上海。临别时,怀玉含蓄地向丹丹表露了情感,也表示要退出和志高与丹丹间的感情纠葛,丹丹痛彻心扉的哭喊,使志高明白了自己在丹丹心里是无法与怀玉相比的。  30年代的上海,和北京相比,就是另一个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世界。歌舞娱乐电影空前繁荣,几乎引领着世界的时尚潮流,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体的力量也迅速膨胀。路新生也进入上海传媒界,要大展一番手脚。  初入上海有些自惭形秽的怀玉迅速给自己鼓起勇气,他不言输,在这片他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他相信自己会成为最棒的角儿。“罩”着怀玉、请他在上海演戏的,是上海滩的黑道老大金啸风(杜源 饰),史仲明(房子斌 饰)的老板。那是一个如同老虎一样让人产生寒意的男人。金啸风在娱乐业和媒体的势力遍布上海,暗中还做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意,令人闻风丧胆。但怀玉似乎并不太惧怕这个男人,甚至还在无意间重重地刺伤了金啸风——偶然的机会,怀玉认识了一个叫段娉婷(万茜 饰)的女人,她是一个电影明星。段娉婷爱上了怀玉,怀玉也如同做梦一般被这个美人吸引、搅动,无法自拔。他不知道,这是他为自己藏下的一把刀——这个女人,是上海滩老大金啸风的女人。金啸风的自尊被这个戏子伤害,怀玉不得不离开舞台,生活布满危机。幸而段娉婷对怀玉的爱,使得怀玉得以踏入影坛,在风云正起的上海电影业,崭露了头角。  丹丹决意离开北京,到上海寻找怀玉。看到的却是怀玉和一个大明星亲密无间的样子。怀玉无奈要丹丹回京,倔强而绝望的丹丹却暗自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为了报复,为了尊严,她辗转认识了金啸风。丹丹的面孔让金啸风恍如隔世地想到自己的初恋情人。他被心底一种温暖的情感左右,答应着丹丹的一切要求,将丹丹捧红了。漩涡的中心,彼此纠缠的人物都到场了:迷乱而努力成名的怀玉、高傲却也孤单的段娉婷还有因绝望而变得冷漠的成为当红明星的丹丹。还有一只搅动他们命运的手——金啸风。他把丹丹捧为“土布皇后”成名之后,开始支持她演电影,收购了怀玉段娉婷所在的电影公司妄图挤垮他们。他们之间,上演着一场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恩怨较量。各界媒体纷纷对准了这场较量中的每一个重量级人物。金啸风为丹丹所做的一切却没有使他得到他珍爱的女孩。当金啸风得知丹丹与怀玉的情感纠葛时,把仇恨对准了怀玉。他要让唐怀玉死。此时在北京的志高已经渐渐成名,并和丹丹昔日好友小翘(徐翠翠 饰)出双入对。  金啸风请志高赴上海演出,悉心安排了唐怀玉和志高同台义演,计划卸装时趁乱行刺唐怀玉。但同行的李盛天却上前替了怀玉一死。此时怀玉考虑到丹丹的处境,竟然单枪匹马去向丹丹报信了——声色场沉迷了他的爱情,但生死关头,他无法忘记初恋的圣洁。怀玉与丹丹昏沉而约共同逃往杭州,放弃这十丈软红,荣华富贵,放弃段娉婷与金先生。回归,回归到最初。来不及了,在归途中,金先生派出的人绑架了唐怀玉,并下令把知情的志高投进黄浦江。金啸风要怀玉生不如死,以一把石灰,毁掉了他的眼睛和面容。怀玉终于知道儿时的竹签中,那一支“生不如死”正是他的命运。幸而有爱着他的段娉婷,他们,一对在瞬间红透上海的明星,搀扶着,隐居到了杭州。  金啸风的复仇完成了,但生意却陷入了全面的崩盘。他的手下史仲明用计搞垮了这个自大的男人。金啸风最后想拥有的只剩下丹丹了,但他却在和丹丹独处的小岛被人杀害。当志高赶来救丹丹的时候,看到的女孩已是满脸泪痕,呆呆傻傻……血雨过后,总是要归于平静的。死而后生”的志高回了北京。  几年后,志高娶了小翘,当了爹,照顾着寡居的母亲,和痴傻的丹丹。他也是和他爹一样的角儿,也撑着一方戏班。段娉婷陪伴怀玉回了北平。天桥已经不在。他去了戏楼,盲眼的他坐在台下听着志高的演出。演出后,志高收到一张纸条,上面的名字让他心头一紧:是怀玉。他追了出去,秋天的北京胡同里,只有一抹落日挂在西边儿的天上,街角,有一条长长的,似曾相识的影子……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上将许世友
374
3.0
已完结
上将许世友
3.0
更新时间:04月17日
主演:张秋歌,范明,宁晓志,刘劲,王伍福,卢奇,陶玉玲,傅浤鸣,侯勇,祝新运,陶慧敏
简介:1985年10月22日下午3时左右,南京军区现任和前任领导,都匆匆赶往军区总院。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55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星上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世友将军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奇迹般地死而复生,在弥留的最后一刻,将军的神思飞进了那血雨腥风的岁月。  年轻的许世友凭着自己高超的武功,逃脱了李静轩反动民团对农民协会血腥镇压的  虎口,被迫从戎,在军阀吴佩孚的军队混口饭吃。在队伍里,他结识了共产党员胡德奎。在反动军阀的大清洗中,从枪口下救出了胡德奎,并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冒死回到老家看望自己的老母亲。李静轩反动民团正在疯狂地迫害他的一家,许母一家相依为命备受煎熬。许世友丢下了母亲、妻子、儿子率领农民杀出重围,参加了刚刚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  许世友一到部队,赶上了围攻段家畈李静轩的反动民团。李静轩气焰嚣张,部队进攻受阻,许世友按捺不住内心强烈的复仇心理。团长王树声一声令下,他手举大刀,冲进了段家畈,刀劈了李静轩。战斗中胡德奎身负重伤,等他从民团手中搜回药来,胡德奎已经牺牲。许世友悲痛欲绝,归罪于卫生员李海东,被王树声关了禁闭。  许世友接替胡德奎担任了排长,李海东也被分配到他们排任副排长,他拒不接受,鲁莽行事,被下了枪。正赶上部队要进攻花园镇,已经离队的许世友与部队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急行军。他的倔犟和任性,王树声也无可奈何。在捣毁花园镇的战斗中,李海东牺牲在敌人的包围之中,许世友大显神威又建奇功。  许家洼,反动民团疯狂地报复。许母为了保全许家后代,违心地逼许妻朱锡明改嫁。  张国焘进入苏区,许世友的奇特引起了他的关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鄂豫皖苏区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攻黄安、打潢光,克新集,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许世友在这些战役中也屡屡立功,步步升迁。然而,张国焘开始全面肃反,红色恐怖葬送了这些革命成果,仗越打越糟糕。许世友亲自招来的文书李全有只因给地主算过几回帐,保卫局要抓去审查。许世友与搜查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当他看到大批的军政干部被杀,连徐向前的夫人都被捕时,他迷惘了。情绪极端之坏,酒越喝越多,也不允许部下议论纷纷。  在军政干部会上,因为不许带枪,许世友与保卫人员剑拔弩张,险些酿出一场祸殃。  苏区越来越小,国民党大规模的围攻越来越紧,战斗也越来越残酷。红四方面军在去留决策上发生了激烈的交锋。许世友的三十四团浴血奋战,紧急中许世友果断地使用看押的审干队。枪林弹雨之下,审干队全部牺牲和李全有的遇难,许世友悲愤满怀。  红四方面军被迫退出鄂豫皖苏区突围。部队向川陕转移中,全军被国民党军围堵在漫川关,弹尽粮绝、人困马乏。许世友接受了突击队的任务,他杀了自己的战马,身先士卒,勇猛拼杀,投入了一连串空前激烈的苦战,突破了敌人三十万大军铁壁合围,为全军打开了通路。  1933年川陕苏区挫败敌人“三路围攻”后,许世友任第九军副军长兼第25师师长。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境立住了足。激发了许世友的豪性,在和川陕游击队的会合中,许世友把王维舟灌得烂醉。校场比武的擂台上,许世友漂亮潇洒的招式制服了刺客,机智地保卫了苏区领导。  敌人的“六路围攻”开始了,他指挥三个团参加著名的万源保卫战,坚守大面山。许世友严厉地撒了团长张万林的职,摔了他送来的两瓶酒。战斗到白刃化,部队几乎顶不住了,他坚持“你顶,就顶着了”,八角帽往下一拉,高举一把红缨大刀,亲自带领敢死队反击,和敌人由军官组成的敢死队较上了劲。大刀在他手上神出鬼没,舞起来真到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境界,就像飞花摘叶,战场上敌人人头纷纷落地。在这次规模最长,也最为激烈的防御中,许世友打出了威风。团长张万林和众多将士血洒疆场,许世友感到深深地内疚。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发动了西渡嘉陵江的战役。与中央红军会合。与此同时,张国焘统治下的红色恐怖、人人自危的严酷政治斗争的阴影还笼罩着部队上下,许世友与曾中生神秘地会面。  战役胜利的喜悦,许世友接受了战友们的安排,相中了红军女战士李明珍,并相爱结了婚。新婚仪式上,他先拜娘,令人哗然。第一天,他迟到了,自罚扛炮。在这期间的恩爱生活中,他也从不允许妻子介入他的政治生活。  长征中,张国焘自恃人多势众,与中央发生重大分歧,搞分裂主义。茫然中的许世友闻知曾中生被害,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他强忍悲痛接受任了骑兵军师长的任命。由于部队新组建,军纪较为混乱,为了整顿军纪,他用驳壳枪甩手一枪,子弹打飞了排头兵的帽子,他自己的乡友和老部下为之愕然。部队面貌焕然一新。第三次过草地,他指挥骑兵部队担任前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筹粮筹款,沿途进行频繁的战斗。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北,许世友进了陕北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由于张国焘的错误,他受到牵连,经历了人生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差点丢了脑袋。因为反张国焘路线的一些过火言语和过激行为,使许世友陷于极度的苦闷之中,尤其是西路军失败以后,他对反张国焘的认识基本上动摇了,自己跳了出来,酿成一个大事件。他联络了一些原红四方面军的旧部,准备逃回川陕根据地打游击,以此来证明自己革命的决心。这就是著名的“拖枪逃跑事件”。东窗事发,他们被逮捕了,准备接受最严厉的制裁。这时与毛主席演了一场不打不相识的悲喜剧。同时他最心爱的人,剪烂了给他新织的毛衣,递给他一封绝交信,许世友心灰意凉、悲痛万分。生死关头,毛泽东要见他,他竟敢提出要带枪见毛泽东。毛泽东不仅允许把枪还给他,还亲自帮他压上子弹。毛泽东主席的真诚和坦荡,使他心悦诚服,热泪盈眶。从此,他忠心耿耿地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  随后,他开赴抗日前线,任三八六旅副旅长,与陈赓一道,在香河崮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歼灭日本鬼子一个加强中队。  紧接着受中央委派,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临行前,许世友断然拒绝了与李明珍的爱情。从警卫员手中要回了自己的小酒壶,把警卫员留下,踏上了征程。  许世友到了胶东根据地后,形势极为严峻,部队几乎无立足之地。在就职演说上,许世友响当当地说,“我来胶东是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一口气吼出七个“打”字,要打出山东新局面。披坚执锐、说打就打。十六团打旺远,他亲自坐镇,但只说了三句话,看了一夜“三国”;打灵山,他事无巨细,把聂凤智从病床上拉下来,指挥作战。他率领军民与日、伪、顽在渤海之滨和清河两岸开了激烈的斗争,把胶东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各式各样的伪司令一扫而光,根据地的地盘越打越大,打出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打下汉奸赵保原的老巢万第之后,在军民庆胜利的祝捷声中,在副司令吴克华和后勤部长高大山的张罗下,他和农家姑娘田普相识,“就是她吧!”一锤定音,举行了简单而又别致的婚礼。  解放战争中,他任九纵司令,率部保卫胶东,转战齐鲁大地,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又升任山东兵团司令,使胶东成为稳固的根据地后方。  济南战役开始了,离总攻还有五天,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之时,脑海里不止一次浮现出前线那个不是和尚的“许和尚”,毛泽东亲自点了他的将。许世友犹如猛虎出山,急风急火地赶到前线。  在战役中,面对这个城防坚固的庞然大物,许世友提出“牛刀子战术”要抓住敌人的要害部位,集中兵力火力,杀出一条血路,像一把铎利的尖刀,直插敌人心脏。经过几天的激战,双方形成僵局,战斗到了白热化,许世友果断地支持聂凤智坚持最后一瞬间,决定一鼓作气继续攻击。九纵首长登上城楼。彻底歼灭守军11万,活捉王耀武,攻占了济南府。这是许世友军事生涯中一篇最为得意的杰作。  在以后的历史重大转折关头,许世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实现了他“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为老母亲看坟”的诺言。写下了辉煌的革命人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该剧将撷取许世友将军革命生涯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象串珍珠一样从一个个侧面缀出将军轰轰烈烈的瑰丽人生。把许世友这个本身就具有独特经历、特殊性格的传奇将军活脱脱地展示在荧屏上。
1554
2006
上将许世友
主演:张秋歌,范明,宁晓志,刘劲,王伍福,卢奇,陶玉玲,傅浤鸣,侯勇,祝新运,陶慧敏
施琅大将军
981
7.0
已完结
施琅大将军
7.0
更新时间:04月17日
主演:吴京安,冯国庆,王虎城,洪涛,王强,彭丹
简介:剧情  康熙十九年,清朝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历时七年,已经取得决定 性的胜利,康熙皇帝在养心殿大宴百官,气氛热烈,施琅起身向皇帝起奏,国家尚未统一,庆祝为时尚早,建议平叛军队全线东移,大兵压阵,解决台湾问题。施琅的奏疏遭到反对。  康熙二十年,侍卫冯锡范和唐妃互相勾结,在台湾北园别馆制造骨肉相残的同时,挟持年幼的延平王郑克塽,控制台湾大权,他们持海自固,多次拒绝清廷招抚和谈,阴谋“自立乾坤”。董太妃以年迈之躯,支撑着台湾风雨飘摇的局面,凛然宣布:“自立乾坤,分裂国土,我至死不为!若有再提自立乾坤者,杀无赦!”  从台湾进入京城的朱霖、阿鳗串小巷潜行到施琅家府,匆匆交给施世伦一封信,便消失在夜幕中。当晚两人均被九门提督捕获。次日,京城午门木榜告示:经刑部审议明日斩首台湾奸细朱霖、阿鳗。施琅闻讯十分震惊,决定以一位内大臣身份闯刑场。“台湾奸细案”和“施琅闯入刑场案”果然惊动朝廷,康熙皇帝发出谕旨:在刑部审讯施琅,宣谕贝勒奈溚、康亲王杰书为审理官。九月五日施琅被押进刑部大堂,他大声呼喊:暗通关节者,朝廷确有其人,但不是施琅,而是贝勒奈溚,并从怀中取出书信高声喊道,这封书信就是两年前贝勒奈溚写给台湾冯锡范的,在信里,贝勒奈溚允许台湾自立乾坤,康熙皇帝的突然到来,令刑部大厅堂的人全都惊呆。康熙皇帝怒斥:谁敢分裂江山社稷,应和台湾自立乾坤者,此剑为例。施琅与奈溚从此结下私仇。  内太臣施琅因剿寓抚,以战逼和的对台方略,得到朝廷重臣李光地等人的支持,康熙皇帝十分赏识,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提请侍卫吴奇爵同行并申述其理由,康熙皇帝允诺。施琅抵达福建上任,引起台湾冯锡范自立乾坤的主要追随者洪旭等人的不安和惊恐,密议应对之策,几天后刘国轩出征前往澎湖,准备以战争决胜负。  康熙二十一年三月施琅在制定进取澎台的作战方案时,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产生了全面的分歧。八月康熙皇帝在“御门听政”早朝中,把“进军澎台”的专征权交给了施琅。出征前夕,施琅将全家十几口少不更事的孩子,派送各条战船,以示征战的决心。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战船三百多艘,将领士卒三万多人从铜山港出发,乘南风之势,进军澎湖。澎湖决战,经过五个时辰的激烈战斗,以清军的胜利而结束。澎湖失守,水军覆没,台湾失去屏障, 延平王召集百官商议台湾的去向,百官批驳了“血战到底”和洪旭的“弃岛计划”,同意了刘国轩提出议和则保全,再战必覆灭的观点,年幼的延平王郑克塽在关键时刻果断决定,由刘国轩负责与清廷议和。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精兵登陆鹿耳门,直抵龙亭。八月十五日,台湾归清的隆重典礼在孔庙门前广场举行,施琅宣谕了康熙皇帝对台湾归顺清朝的圣诏。八月二十二日施琅拜谒郑成功祠,焚香顶礼含泪祭告,神情怆然。  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鉴于台湾权力移交已经完成,施琅和他的船队顺利回到厦门。郑克塽被清廷授予爵位,其亲属也被授予三品、四品官职,刘国轩则被授予天津总兵。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皇帝下诏,台湾设一府三县,下令屯兵镇守台湾。施琅继续留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三十五年二月,施琅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2618
2006
施琅大将军
主演:吴京安,冯国庆,王虎城,洪涛,王强,彭丹
评论区
首页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