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感人的纪录片,通过对这位开拓性的创意天才及其继女的亲密采访,记录了她独特的生活和炽热的精神,回顾了她在最后几个月留下的不朽遗产。
一群中学好友在树林里发现一具骷髅后,开始寻找宝藏。
一名男子和他的儿子在垃圾箱里发现了一个珠宝盒。里面装满了一大笔钱。他们用新发现的财富开了一家服装店,但当他们发现购买的走私商品是仿冒品时,他们遇到了法律问题。
2008年2月12日,加州年仅14岁的男生布兰顿·迈克伦向同班同学、15岁的同性恋拉里·金后脑勺连开两枪,直接导致后者不治身亡,该事件震动全美。它究竟是一桩仇恨罪行,还是如布兰顿说的,由于娘气的拉里·金对他有意思而引起他的恐慌心理?真相是什么?21年监禁的司法判决又是否公正?纪录片讲述了一个不宽容的社会如何造就了两个受害人。
根据“12•25”山东平邑石膏矿矿难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题材电影,讲述了矿山救护队队长张毅(牟凤彬饰)带领救援队营救被困井下矿工,与身在地底200米深的4名矿工通过对讲遥相激励,在长达36天的救援里,以人民为中心,抢救生命、理解生命的感人故事。此次救援意义重大,这是我国首个“大口径钻孔救援”成功案例,也是亚洲首次全球第三个使用该项救援技术成功救援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矿难救援的奇迹。
21岁的梅坎是个富二代,在伊斯但堡的生活富足却空虚:和他父母住在一起,在父亲的建筑公司做个白领,和他的狐朋狗友花天酒地。直到遇到来自东土耳其的库尔德女孩古尔,梅坎开始渐渐有了自信,并决定离开专制的父母独立生活。但专横的父亲不允许他脱离主流的期望,在主流社会眼里,库尔德人等同于分裂国家的人。梅坎是否意志坚定,可以摆脱父亲的束缚?在通俗故事下,导演不只尖锐地批评土耳其男性主导的阶级社会,似乎也是一种嘲讽式的自我针砭。
一个年轻人必须面对人生的挑战,与一个想要消灭他所有敌人的邪恶势力作斗争。
维吾尔族青年诗人、共产党员黎木特里的传记片。 1939年,维吾尔族青年诗人黎•木特里夫在新疆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时,在地下共产党员杨校长的启发和影响下,写诗宣传抗日。特别是到新疆日报社工作以后,他的文学创作取得很大进步。当时,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各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成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迫切任务。他的《中国》、《爱与恨》、《战斗的姑娘》等许多诗篇,都充分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决抗战反对投降的主张,他以满腔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解放事业而战斗的英雄们,并号召各族人民积极投入这如火如荼的斗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疆统治者反动军阀盛世才积极充当国民党反动派的急先锋,大肆屠杀、逮捕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杨校长不幸被捕。黎•木特里夫也受到监视,在万分压抑和愤怒之中,他离开乌鲁木齐转移到南疆的阿克苏。到阿克苏后,他继续从事报纸和戏剧工作,培...
一名杀手在秘密地下组织中,在噩梦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当她的最新任务是杀死一位悲伤的母亲时,她发现她的目标比她想象的更接近她的家。